賽馬會「小足.福」失胎支援計劃開展禮暨 「哀傷支援在社區:如何協助父母渡過失去孩子的哀傷」研討會
2022-10-18

每年的10月15日是國際失胎紀念日(Pregnancy and Infant Loss Remembrance Day),世界各地的失胎父母都會在這天燃點起蠟燭,紀念他們失去的孩子。

 

香港首個失胎支援計劃–賽馬會「小足.福」失胎支援計劃於今天(10月15日)舉行網上開展禮暨研討會,同時為期三年的失胎支援計劃亦揭開序幕。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,由香港大學(港大)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、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(女青)及香港明愛恩遇–明愛失胎支援中心(明愛)聯合推出。

 

網上開展禮由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主禮,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(健康社區)陳載英女士、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和副系主任,計劃的首席研究員陳凱欣博士、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楊建霞女士、以及香港明愛家庭服務總主任林綺雲女士分別致辭。其後的網上研討會中,與會講者探討了社區哀傷支援的相關議題,當中包括失胎父母的支援需要、為個人及夫婦在不同的哀傷歷程而設的心理及社交支援服務、以及急性和多元應變的哀傷支援及藝術支援等多元化的支援模式。

 

此外,計劃推出的網站(https://www.jcperinatal-bc.hk/)提供實用資訊及服務轉介。網站設有的「天燈傳遞愛」,父母可選擇天燈顔色,在天燈寫上對逝去孩子的說話,然後讓天燈在平台的夜空緩緩升起,藉以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思念,也祝福其他有相同經歷的家長。網站亦輯錄了講述8位家長如何渡過失胎經歷的短片,包括一位媽媽分享她和5位小天使說再見的經歷、失胎爸爸處理哀傷的方法、失胎媽媽對親友回應哀傷的感受等。網站内的「我們的家庭相冊」能讓父母及親友透過文字和影像的創作過程,分享逝去孩子的故事。

 

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透過計劃提供多項支援服務,包括給剛經歷失胎的父母100天的緊急支援、提供流產後專題資訊及關顧服務、簡短面談和線上輔導、專業心理輔導和資深社工跟進等;另外亦設有小天使喪葬物資支援,心靈藝術療癒活動如「父母手作衣物」、「懷緬剪貼箱」等,以及沙畫、心靈寫作及過來人小組等活動。詳情請瀏覽網頁:https://fwcyyc.ywca.org.hk。

 

香港明愛家庭服務透過公衆教育、活動、小組及個案輔導,提供全面、深入及專業的服務,協助失胎父母過渡失胎所帶來的哀痛及糾結情緒、重建自信,回復及增進伴侶間的情感和性的親密關係。服務對象可因應需要選取合適的服務形式,包括面對面/電話/視像輔導,個案輔導主要運用創傷知情照顧(TICP)及家庭系統綜合介入模式(I-FAST),並提供性輔導及治療,和多種加強心理靭性及恢復力(Resilience)的活動等。詳情請瀏覽網頁:https://fsgpmp.caritas.org.hk/。

 

賽馬會「小足.福」失胎支援計劃

根據政府統計數字,香港每年大約有8,000宗失胎個案,每五位孕婦便有一位曾經歷失胎。懷孕本是充滿期待的歷程,但胎兒俏然離去,這突如其來的轉變,加上社會對這方面缺乏認識,失胎父母往往感到茫然若失卻又難於啟齒,只好將失胎帶來的哀痛藏於心底。

 

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,為期三年的賽馬會「小足.福」失胎支援計劃是一項由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、香港基督教女青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及香港明愛恩遇–明愛失胎支援中心聯合推出的先導計劃,。計劃目的是建立一個全面和多元化的支援平台,讓經歷自然流產的父母由醫院到社區、在線上及線下,均得到適切的心理及社交支援,走過失胎的哀傷。計劃的服務包括公眾教育、助人行業的培訓及網上學習資源、失胎實用資訊、相關喪葬用品的支援、輔導及治療服務等。詳情請瀏覽網頁:https://www.jcperinatal-bc.hk/。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 

Self Photos / Files - Officiating guests

 

Self Photos / Files - Lantern of Remembrance and Support

 

Self Photos / Files - Grace Port - Cartias Miscarriage Support Centre

 

Self Photos / Files - YWCA funeral boxset